黑化强十倍,成魔百倍强(章渝) | 仙都(陈猿)法力无边高大仙(踏雪真人) | 道士夜仗剑(亲吻指尖)我的强化修仙之路(流浪鹰) | 山海提灯(跃千愁) 余下的,只有噪音(沉默的爱) | 天之下(三弦)
问镜(减肥专家) | 星空职业者(文抄公)只有我没飞升吗?(国王陛下) | 剑众生(离人横川)我知道你在做梦(知秋) | 天人图谱(误道者)食仙主(鹦鹉咬舌) |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情终流水)

标题: [访谈] 蒋胜男:生活和创作,是一体两面的事
羊了个羊
小仙[会采花]

 
羊了个羊
小仙[会采花]
楼主 | 发表于 2022-10-7 10:39

蒋胜男:生活和创作,是一体两面的事

 

[attach]239[/attach]



  不管到没到35岁

  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得注重学习

  解放周末:五四青年节刚刚过去,“35岁现象”又一次引起关注。您当时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建议?

  蒋胜男:今年我一共提了8条建议,包括对离婚抢夺子女行为明确司法解释的建议,关于明确非法代孕相关组织者、从业者入刑的建议,严格落实编剧署名权及名次权的建议,关于加强涉侨高等教育的建议,等等。

  为什么会呼吁放宽国家公务员报考年龄限制?一个直接原因是去年开始不停有网友给我写信,建议关注二次就业时的“35岁现象”,希望群策群力来改善就业环境。

  就我个人的认识而言,年轻人从大学毕业后到35岁,可谓正处于年富力强的时候。经过几年打磨,他们在工作业务、人情世故上都处于成熟阶段,正是干事创业的黄金年华。我身边的很多人做出成绩来,都是35岁以后的事情。一条年龄限制就把他们排除在外,这是不公平的,最重要的还是要看人的能力和工作的态度。

  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趋势下,“35岁门槛”或者说“35岁危机”实际上折射了用人理念的误区,企业和单位可能会错失一些人才,也不利于人才长期发展、产业转型升级。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刚刚发布,我们理应树立更加科学的用人理念。虽然年轻人干劲足、家庭压力小、身体素质好,但35岁以上的人的阅历、经验乃至养家压力都可能成为其胜任工作的特殊优势,尤其在很多政府部门,往往能更好地解决各种问题、处理各种关系。

  解放周末:这条议案很快上了网络热搜,在您的意料之中还是出乎意料?

  蒋胜男:还是比较吃惊的。之前感觉会引起一些网络共鸣,但没想到会上到热搜榜第一的位置,有点被吓到了。

  作为“网生代”的作家,我平时更多地关注一些社会新闻以及民意反应强烈的事件。建议看似是在两会期间提交的,但相关调研和准备工作是贯穿全年的。正因为如此,像我提交过的一些建议,如关于加强外卖食品安全监督的建议就被全国人大列为重点建议,关于打击校园欺凌行为的建议得到最高检的回复。

  此外,包括保护原创、保护弱势群体、保护妇女儿童等方面的建议也得到关注,归根结底是反映了大家的心声和期盼,也切中了相关部门的工作节奏与重点。

  解放周末:能否问一下,35岁的时候,您是一种怎样的生活状态?

  蒋胜男:当时,我工作较忙,但还是尽量抽出时间来进行创作。年轻的时候,不少人会把业余时间花在娱乐休闲上,但我觉得,人要改变命运,还是应该挤出一定时间用在学习和创作上的。

  那时候,白天要上班,晚上回家码字码到次日凌晨一两点。但又不能经常熬夜,因为第二天还要起来上班,不能影响工作和身体。所以,感觉确实挺累的,但还是一点点地坚持着。后来,我有了一些成绩,进入专业的文化艺术研究院,有了更多的时间来从事文学创作。因为“转换跑道”,收入少了很多,但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也不能太计较一时的得失。

  我也曾面临“35岁的烦恼”,创作上陷入困境,甚至遭遇一些不公平的事情。但我一直相信,人一定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和长远的人生规划。不管年龄多大,一定要让自己的头脑保持年轻的状态。对相对年轻的人来说,关键是要抵制消费主义的诱惑,把买包包或者打游戏的时间留下来,用来给自己的成长不断“充电”。

  有足够多的创作量铺垫

  才有可能出精品和经典

  解放周末:2018年,您第一次以人大代表身份参加全国两会,带来的建议是《保护原创,促进网络文学健康发展》。下个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即将正式施行。这应该是您特别关注的一则新闻吧?

  蒋胜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是一部值得期待的法律。它适应了互联网的发展,又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施行的新法律背景,在法律设计层面尤为关注和保障网络文学市场发展的基本秩序。

  特别是,对故意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情节严重的,可以“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给予赔偿”。我觉得,这一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建立,会有助于更好地维护创作者的合法权益、鼓励原创。

  解放周末:日前发布的《中国网络文学版权保护白皮书》披露,逾四成作家频繁遭受侵权。从您的观察来看,主要有哪些问题值得警惕?

  蒋胜男:网络文学发展到现在,市场反响很好,也拥有很多读者,但我觉得也有三点问题值得重视:

  一是盗版问题。经过这些年来的综合治理与技术改进,相关情况已有所好转,但还是有不少作品存在被“秒盗”的情况。

  二是抄袭现象。现在的抄袭不仅是“谁抄谁”的问题了,而是团队化、碎片化甚至是软件化的抄袭。我听说有部作品抄袭了两百多部作品,也见过所谓的“创作软件”可以一键生成环境描写、戏剧冲突乃至心理变化情节,这个软件所用的资料就是从网络上千千万万的作品中非法抓取来的。下一步,案例如何形成判例,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

  三是侵权。近年来,常有网络文学作者与影视制片公司、网站、平台等方面的诉讼纠纷,侵害作者权利的现象发生。究其缘由,多是合同约定不明引致的版权归属纠纷、利益分配不清等问题。创作者是个体,相对弱势,一旦涉及侵权,在面对强势平台方、影视方时,往往维权艰难。这不仅是对作者本人的一种折磨,长此以往也容易泯灭个体的创作热情、破坏创作生态。

  解放周末:和前些年相比,网络文学精品似乎越来越少。除了著作权、平台方等外因之外,还有什么影响因素?

  蒋胜男:网络文学创作降低了作家的身份门槛,新的创作者源源不断地加入,导致网文市场确实存在“有量没有质”的情况。比如,创作的同质化以及VIP以后,文章水分不断增加。

  但也要看到,精品是需要时间去沉淀和筛选的。文学的发展一直有这种现象——有足够多的创作量铺垫,才有可能出经典。中国文学经过几千年淘汰下来,最终能够流传下来的大多是经典。

  这些年,网络小说IP、网剧的火爆说明关注网络文学的人群基数越来越大。在政府的扶持和监督下,网络作家应当更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推动网络文学告别“野蛮生长”。时代变了,作者变了,但不变的是一脉相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有感召力的作品,还是要体现中华美学传统和审美趣味。

  网络文学是一个大花园

  各种生态都允许生长,才会更繁荣

  解放周末:早在1999年,您就开始发表网络文学作品,可以说是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见证者、亲历者。

  蒋胜男:一开始,我是在“清韵书院”网站发表作品的。这个网站现在已不存在,但早期许多网络作者都曾在那里发文,比如江南、沧月、今何在等。

  那个年代,上网的人尚且不多,在网上玩文学的更是小众,很多人不能持久,因为写小说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当时不仅没有稿酬,甚至还要倒贴钱买电脑并支付上网费用。不仅没有什么名利,常常连基本的署名权都难以保证,辛苦写出的文章,一转眼就被盗版或盗转,以至于有不少人选择了离开。

  到了2004年,开始有一些网络作品得以出版,作者收到了稿费。虽然出版机会还是稀有的,但确实使网络文学的发展推进了一大步。原来的社区也由BBS变为网站,原创作者在网站集结,带来巨大的流量,包括更多的跟帖和互动,甚至一部分读者也开始变成作者。

  2008年正式引进付费模式之后,资本再次加速了网络文学发展。如今,各种移动终端、电子阅读器等的加持,使网络文学迎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解放周末:一路走来,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触?

  蒋胜男:对写作的热爱、对交流的渴望,让我在写作之路上继续走下去。最大的幸福在于,文学之路上有人同行。只要写出来的东西有人能看到,有共鸣,我就感到很开心了。我的所思所想,我的欢乐痛苦,通过网络,通过文字,让千里之外的人能够和我同喜同悲,确实是莫大的幸福。

  解放周末:提起网络文学,多数人想到的还是玄幻、重生、穿越等题材。下一步,网络文学还会在老路上走下去吗?

  蒋胜男:玄幻、重生、穿越这些题材,并不是网络出现之后才冒出来的新题材,明清笔记小说甚至更早的元代杂剧都有这些题材。网络时代的玄幻小说,其实也是时代“现实”的另一种反映。近年来的现代文、职场文、种田文已成为网络文学新的大类。

  网络文学是一个大花园,各种花都要有,不能说牡丹最好看就全种牡丹。要看到,蔷薇也很美,狗尾巴草也生机勃勃。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各种生态都允许生长,花园才会更繁荣、更有生机。

  如今,网络像纸质书一样成为日常阅读的载体,网络作家和传统作家的分界线也不那么分明了。未来,相信会有更多的网络作家和网络阅读者,每个人的阅读量也会是从前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我们应当乐见这种文学的普及化,更多人可以拥有阅读的机会、享受阅读的乐趣。

  我选择女性角色作为一艘船

  载着时代与故事向前走

  解放周末:您是学财会出身的,为何对历史题材创作情有独钟?

  蒋胜男:我从小喜欢历史与文学。我的母亲是教师,家里有很多旧书,所以我的阅读生涯开始得较早。从少年时代起,课余生活便是在书海里度过的。放学后,还经常到母亲所在的学校图书馆自习。那个时候,书架上的书不多,我会将所有的书一架架看过去,喜欢的书甚至会看好几遍。

  至今还记得,读的第一本书是关于春秋战国历史的《东周列国志》。可能就是这本书,点燃了我对历史的兴趣。那一个个散落在历史长河中有趣、有情、有故事的人物,让我对尘封的历史世界充满了好奇与探知欲。

  而财会专业的训练,培养了我严谨的态度和对数字的敏锐,而且能更唯物、更客观地去看待史实。

  解放周末:您被网友们戏称为“太后专业户”。为什么如此热衷于讲述“大女主”的故事?

  蒋胜男:过去的很多文学作品,尤其是历史文学作品,更多的是由男作者和男读者共同建构的,中间塑造的女性离真实的人物有多远,可能是一个问题。当女性作者开始发声的时候,可以提供新的文本,或者给文学一种新的色彩。

  我选择女性角色作为一艘船,载着时代与故事向前走。用她生命中的爱恨情仇,将读者带向那个遥远的年代。女性之间不是彼此的敌人,而是彼此的镜子,折射在家国命运的十字路口。

  解放周末:您是如何理解“大女主”的?

  蒋胜男:我认为,第一标准是女性应该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角色而存在。否则,就算有再多的“玛丽苏”情节加持,也和“大女主”丝毫没有关系。

  在一些剧中,女性的作用、女性的对错,以是不是对男性有用为判断。但社会发展至今,女性地位有了很大提升。新社会的女性需要更好的参照物,让她知道遭遇爱情失败时该怎么做,知道如何保持自己的独立价值,以及如何处理好事业与家庭的关系。女性生而为人,不仅是要成为某人的妻子、某人的母亲,还要是一个独立的人,在社会中有自己存在价值的人。这样的参照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而不必拘泥于哪个时代。

  解放周末:这其实也是对男性的寄语?

  蒋胜男:对。在一个多变的时代,不论男女都需要重新定位自己,做一个独立的、大写的人。如果还是拘泥于过去的印象,硬要去扮演某种角色,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压力甚至痛苦。

  解放周末:您是善于追逐热点的作家吗?

  蒋胜男:其实不是我追逐“热点”,而是这个题材“到时候”了。我以历史上的女性为题材写出的作品,在构思和创作的时间上远远早于“大女主”热。比如《凤霸九天》在2004年就开始连载了,跟“大女主”热兴起隔了十几年。

  “大女主”作品在某一时段能走红,归根结底是时代给予的机会,它是新时代女性群体诉求在文学上的精神映射。从全世界范围来看,二战以后,大量的女性走上工作岗位;在新中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女性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有了更多的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和平台。如果没有这样的社会时代背景,写再多“大女主”,也难以成为社会流行现象。

  创作要遵循一个原则,

  那就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解放周末:您希望读者通过自己的作品收获什么?

  蒋胜男:我希望能传递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价值观,不是让“古代人以现代为鉴”,而是理解历史人物所作出的决定必须根据过去的知识来分析和判断,不应该是后人强加上去的。

  历史人物在历史转折点作决定的时候,可能并不能清晰地知道对错。这只有后世才能评判。我们应当更多去感触他的心理轨迹,在面临选择的关头参照他处理事件的逻辑和方法。后世的知识是强加不到前世去的,但前世的逻辑思维方式是可以为后世所参照的,这就是“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

  现在的一些历史小说,不是现代人以史为鉴,而是古代人以现代为鉴,这就蛮拧巴了。这样做出来的东西不能成为鉴证,而变成了历史功利主义。

  解放周末:具体来说,您的创作原则是什么?

  蒋胜男:一位老师曾对我说:“戏就是写爱恨情仇的,先把这个写好了,再加入文化,加入思考,一步步把它抬高。你连爱恨情仇都没有,就拼命给人家讲文化,这和上思想政治课有什么区别?谁会花宝贵的娱乐休闲时间来听你训诫呢?”

  20世纪90年代热播的一部历史剧,既有历史,又有精彩的故事、华美的服化道,给当时还年少的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恰好印证了老师的教导——历史题材创作要做到位,必须处理好严谨的历史考证与丰富合理的剧情两方面关系。

  我也是这么要求自己的。私底下,我会花非常多的时间,先把与故事有关的历史细节都做好,然后在这个结构上展开。如果光有想象力,而没有史实,那就是虚无。如果只有史实,却一点都不能发挥,那这个东西就是论文了。我的创作,更希望在不动大历史的框架下,去填充人物之间的情感细节。

  历史小说在剧情和史实之间的把握,我觉得要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在剧情创作上,符合历史小说创作中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要求;在历史大方向上尊重史实,细节上真实细腻重现时代的场景,同时尽量从历史资料中去架构骨架;在剧情演绎上,要努力切入全新的角度进行创新,但创新的同时要注意让故事结构、人物关系、情感纠葛、人物性格发展都符合逻辑,既要有生活的真实性,也要有人物性格的合理性。

  解放周末:这样的“穿针引线”,其实也很考验功力。

  蒋胜男:是的,重点在于把时代人物和事件串联在一起,而不是在史料里穿插小说情节。

  像“祥古山之变”“景宗改元”“澶渊之盟”这些历史事件,可以作为重要情节点在小说里展现。但如何把这些情节与主角之间联系起来,就需要去丰满人物的性格,继而由这些人物的性格去推动事物的发展。

  所谓“性格决定命运”,我觉得人生如此,作品中的人物也是如此。

  解放周末:没有灵感、写不出来的时候,您会怎么办?

  蒋胜男:我会闭门,排除外界所有的干扰,自己静静地和一墙的书对话,和古人对话。过了一段时间,再走出来,走到现代社会,去关注时事,去和人们对话。

  就像张爱玲说的,要听得到“市声”。我有时候会特意上菜市场买菜,会走过天桥,看那些人摆地摊,听他们讲有意思的事。

  生活和创作,是一体两面的事。我会去体察生活,从身边的人事中获得一些感悟,那时候灵感就会翩然而至。

  解放周末:对于热爱文学、有志于创作的年轻人,您有什么建议?

  蒋胜男:我的建议是多看书、多看资料、多思考,并且勇于动笔。就历史文学创作而言,需要积累史料史识,建立史观。后面这一点,尤其重要。

  文学创作其实是重新构建一个世界,所以需要广博的知识。在阅读和研究上,不仅需要打通文史,而且要接触地理、经济、哲学,甚至心理学上也要有所涉猎。

  随着阅读的深入和广泛,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各个体系架构之间会有相似和联系之处。这种求知的兴奋是广泛阅读的正反馈。

  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培养输出能力也十分重要。在真正创作的时候会发现自己在知识模块方面的薄弱之处,这时可及时调整学习的方向。热爱创作、坚持创作,才能真正培养和提升文学功力。

  来源:解放日报 | 夏斌  2021年05月14日08:54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游客需要登录)

签名构思中……

 
YY书屋始建于2005/03/11,请所有会员发贴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盗版、反动、诽谤内容,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本站所发表的社区话题、用户评论、用户上传内容或图片等均属用户个人行为。如前述内容侵害您的权益,欢迎举报投诉,一经核实,立即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1-22 00:58
Powered by Discuz, Processed in 0.016661 second(s), 3 queries , Gzip enabled


论坛首页 - 清除 Cookies - Archiver - 手机版 - 帮助 - 回顶部
yys5.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