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潜水的乌贼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网络文学市场规模达249.8亿元,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4.6亿人,日均活跃用户约为757.75万人,年度累计创作2905.9万部网络文学作品,网络文学作者累计超2130万人,一连串的数字,表明中国网络文学已然成为一种世界级的文化现象。
近日,网络文学还得到了专业文学奖的垂青——446万多字的《诡秘之主》获得华东师范大学-分众传媒“未来文学家”大奖。作为现象级网络文学作品,《诡秘之主》在“起点读书”上达到了50万收藏,今年还被列入“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海外影响力榜”。小说从一个装着枪械、大炮、巨舰的光怪陆离的世界写起,有着飞空艇、魔药、占卜、倒吊人、封印物,主角从“诡秘”中醒来,睁眼看见这个世界……
本报记者近日专访《诡秘之主》作者、四川省网络作协主席袁野(笔名“爱潜水的乌贼”)。在他看来,网络文学“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行业”,能够留下的都是那些和读者产生心灵沟通与精神共鸣的作品。如今,走过“草莽丛生”阶段的网络文学迎来辽阔的美景,这也要求作家要不断地观摩现实、观照时代,而不能满足于仅仅给读者提供爽感。
和纯文学创作一样,网文创作也得根源于现实
问:成为一名网络文学作家是如何开始的?到今天怎么定位自己的?
袁野:作为网络小说的创作者,我一直将自己定位在一个讲故事的人。在这个行业里,大部分作者都是想要将已有的好点子、好想法和好桥段分享给更多的人,才一步步走上创作的道路,这是最原始也最纯粹的表达欲。我也是这样。单纯的表达,我们每天都在做,和不同的人对话,以各种方式对话,完成自我意识的传递。我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开始创作的,可真正开始了,才发现门槛在里面。
问:《诡秘之主》这类作品中的鲁恩王国、黑铁时代等虚构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在创作的前期作了哪些准备?又有哪些收获?
袁野:在创作前期肯定需要搜集很多资料,就像马丁的《冰与火之歌》,是以古代英国为参考对象,我在塑造鲁恩王国时也是以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为参照对象,这就需要我知道那个时代英国货币是什么,物价怎么样,人们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不同社会地位的人有怎样的民俗习惯。创作完一部作品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感受到,只有根源于现实,才有好的幻想作品。
以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为社会背景,是因为喜欢。最早是看福尔摩斯探案集接触到的,之后又看了《呼啸山庄》《雾都孤儿》《双城记》等这一时代的名著。这是人类历史上标志性的一个时代,有醉人的风情,也有尖锐的社会矛盾和剧烈的变革,对一个作者来说,这是巨大的宝库。
问:您觉得网络文学创作和纯文学创作上有什么区别?
袁野:我并不认为网络文学和纯文学小说本质上有什么区别,不管怎么样走到最后都是希望去表达一些东西,希望和读者有心灵的共鸣,精神上的沟通,这是任何一种写作形式走到最后必然会达到的程度。像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朱国华说的一样,网络小说刚开始从草莽丛生这个阶段起步,更多追求的是一种爽感,希望能刺激读者的感官。但经过网络文学20多年发展,整个脉络发生了变化。以穿越小说为例,现在更多是以主角为代表的现代人的思想、感情、文明和穿越所在的世界那代人代表的文明发生的碰撞共鸣。
问:有学者曾定义网络类型小说经典的标准——典范性、传承性、独特性和超越性。你觉得什么样的网络小说才可以称之为经典之作?
袁野:我觉得能成为经典之作的网络小说,需要故事、人物、情感和人文关怀并存。创作的过程中要以真正的经典为目标。
寻找那种能浸润心灵的美感,网络文学方能赢得情感共鸣
问:从以修仙为主题的《灭运图录》到以武功为主题的《武道宗师》,你在创作的过程中一直不断地挑战新的主题,为何会采用这样“费力”的写作方式?经历过这些不同文体的写作的挑战之后,你对于写作意义和人性有哪些新的认知?
袁野:一方面是不满足吧,觉得那样的东西我也能写我也可以写;另一方面是自己知道自己有哪些不足,希望通过更多的写作来弥补。写作意义对我来说一直都是表达,表达自己的某些想法、观点,表达一些能感动自己的东西,至于人性,目前还在临摹阶段,希望有一天能举重若轻。
问:在创作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瓶颈?写作上有哪些感悟?
袁野:最开始,我觉得我的语言枯燥,打动不了别人,于是努力地去体会、感受、寻找放在那么一段文字里最适合的词语和最恰当的最有灵性的排列组合。有的时候,只是简单地把两个词语对调一个位置,我都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后来,我又发现我自认为饱含感情的小故事没法让读者产生共鸣,只好重新追溯当初让我感动的源泉,想办法理清楚自己彼时情感上的变化是因何而来,如何递进,一次次体会后,我懂得了铺垫,懂得了克制,懂得了层层编织后的一下刺穿。
再后来,随着小说篇幅逐渐变长,我又感觉故事变得松散,主题不再明确,没有法度严谨的美感,我不得不重新审视,再次学习,从各位前辈各个同行处汲取经验,慢慢摸到了骨架结构的美妙。等到小说深入,我希望把自己的思考、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想法传递给读者时,力不从心的感觉总是时刻相随,人与人之间最难的就是心灵的共鸣、思想的共振。
为了在这方面做得更好,我不断地观摩现实,提取要素,寻找那种能浸润心灵的美感,把它搬到自己的笔下,尽量还原。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我总是希望能精益求精,做得更好。这条路没有尽头,但我想走得更远,看到更多的风景。
网络文学如何锤炼叙事形式
问:《诡秘之主》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着克苏鲁风格、西方魔幻元素、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风情和蒸汽朋克情怀的异世界,是基于怎样的灵感?作品从酝酿到创作经历了多久时间?
袁野:我从酝酿到创作也就半年吧,但很多东西的灵感要追溯到很久之前,追溯到我第一次接触维多利亚时代的作品,追溯到我第一次知道克苏鲁神话,这些年积累下来的灵感一点一滴汇成了这本书。写作过程中的瓶颈就是当故事半脱离现实土壤,上升到神话传说层次,创作不再有原型,开始变得困难。
问:《诡秘之主》中,克莱恩在自我认知里是一个明哲保身、能战胜心理障碍,却不会突破底线的人。你在塑造这个人物的时候有哪些对于人性的思考?为何会这样设计?
袁野:我在创造克莱恩这个人物的时候,想写一个普通人内心的闪光之处,也想写榜样对一个普通人性格和三观的重要,当这两点皆备的时候,他自然而然就活了过来,有了自己的人性。“无面人”设计的时候主要是想体现身份、外貌对一个人社会关系的作用,另外,在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人格面具”,指的是我们在不同场合面对不同人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态度和表现,就像准备了一张张面具,随时因情况不同而更换,“无面人”的特点把这种状态放大到了极点。
问:你平时的积累对于你的创作有着怎样的影响?作为一个职业作家,如何保证一定的阅读积累?
袁野:没有积累就没有小说,哪怕你只是写一个短篇,也是你过去写作经验和灵感的积累。阅读一是要看自己喜欢的,这样才能保持兴趣,持之以恒;二要学会查找和搜集资料,不要急着下笔。
来源:文汇报|汪荔诚2021年11月09日08:45
[
本帖最后由 羊了个羊 于 2022-10-8 09:27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