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ach]281[/attach]
琴律,本名李蕤宾。中国作协会员、北京作协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代表作《药窕淑女》《喜嫁》《国色天香》《非婚勿扰》等。
“读图时代”下的网络小说创作
“读图时代”这个词出现很久。有文章记载它是于1998年花城出版社为一本书做推广策划时,提出了“读图时代”的概念。此后也有论著以此做关键词切入,从视觉人类学的角度讨论视觉表达和文字表达之间的关系等等。自此以后,“读图时代”彻底成为互联网发展中一个不可忽略的关键词。
网络小说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阅读工具从电脑到电子书、再到智能大屏手机,越发趋向便携化,可随时随地看书、也可随时随地听书。基于看书本身,“读图”这一概念在我的印象当中,越发的重视起来。
我们不得不承认,图片给予用户的内容信息更直观、更精准,在冲击力上是远远超过文字内容的。哪怕作品中有丝毫繁琐啰嗦的语句描写,都容易被读者弃书下架、另选作品阅读。
[attach]282[/attach]
我们抛开“读图时代”下的视觉盲区与局限性,也不讨论它是否放弃了作品的精神内涵,只追求视觉上的感官刺激。以下仅仅是我个人基于近期对其他网络小说作品的阅读感受和个人创作心得,谈一下“读图时代”创作中,我更注重的两个关键点:关键词与自然段。
我们在观看手机页面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视觉会自动捕捉这一页文字干脆精炼的关键词,以求快速浏览,读懂页面内容。
这便强制要求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选择用词上更加细心精准:譬如尽量选择通俗易懂的字句描写,避免生僻字、生僻词组、生僻成语的运用。因为在视觉捕捉中,生僻字总是会被优先捕捉。无论是根据语境猜测字面含义、还是求学问知,去查生僻字的字意,都会影响读者在阅读体验中的流畅感和代入感。
由此说来,便不得不提到格式塔心理学的观点。
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德文,形式或形状)也叫完形心理学。此学派主张人脑的运作原理是整体的,是由知觉活动组织成的经验中的整体,“整体不同与其部件的总和。”它的理论前提是异质同构说。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提到:外部事物的结构样式和人类视觉、知觉活动都是“力”的作用模式,外物呈现出自然界重力场的运动痕迹,而人的大脑皮层也存在一个电化学力场,当物体的力结构呈现在眼前时,它通过视觉神经系统传到了大脑皮层,在这个区域形成一种力场,使内外两个力场达到同形同构。这个过程不需要想象推理,而是直接感知。
简单来说,好比我们看一个陌生人,会依照个人习惯先看他的眼睛、鼻子或者身体的某一个部位做主观判断,而不是看这个人的整体;看一幅画,首先捕捉到的是亮色图案和特殊图形,而不是画面整体;听一首歌曲时,会快速记忆歌曲中最精辟的高潮句,而非整首歌。
这一学派的诞生,在舞台设计、电影布景与音乐疗愈上都有着极大的贡献,也促使美术设计上更加突出logo和分散元素的重要性。
包括“读图时代”的小说阅读,自然也无法走出“格式塔”理论的概念。毕竟手机阅读成为现下主流的阅读选择,在这一大环境的前提条件下,我认为文字已经不单纯是文字,而是图形图像的组合。
基于上面所说的关键词与“格式塔”,便不得不提到自然段分段与重点词句排列。
前面已经提过,现在大多数读者使用智能手机阅读,不再是PC阅读。这便要求作者在创作中,每一自然段的字数不要过多,否则读者会产生严重的阅读疲劳。重点强调的内容,建议另起一个自然段,使读者能第一时间捕捉到作者交待的重要信息,加强阅读爽感。
现如今小说阅读APP层出不穷,每一个阅读APP的字体大小、背景颜色、行间距、自然段间距都不相同。所以我建议创作者在上传小说章节之前,关注发布的阅读APP上的排版结构:每页字数、每行字数以及行间距等等。然后在创作当中调整文档写作版面,或者在写作之后,依照要发布的阅读APP格式重新排版。将其当成一幅优美的图画,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增强读者在阅读时的流畅度和舒适度。
以上提到的,是基于“读图时代”下的文字和视觉图像结合的小心得,不是小说创作的具体技法。这一个小心得,是基于作品质量优秀前提下的锦上添花。倘若内容粗制滥造,再如何交叠版面、读图舒适也是无法留住读者的。
这便又要说回到小说创作本身。
[attach]283[/attach]
从06年至今,写作已经15年,我在创作中必不可少的——人物塑造、故事布局、破局等诸多关键点中,会更加重视故事的流畅度。
对作品流畅度的布局方法,每一个作者都有独特的创作习惯。而我更习惯将故事主线比喻成一根鱼骨,鱼骨两侧的鱼刺便是一个个故事情节。
无论情节如何翻天覆地地进场与反转,都不能脱离主线的故事发展。情节交替游走,也是吸引读者流畅阅读的关键。
好比情节A,情节B,情节C,在写作中,从A进展到B的路途中,添加C1的部分,然后再完成B2、D1,让读者自然而然地过渡到C2的情节当中。像螺旋纹层层交织,是我习惯采用的创作手段。
如果将每一个故事情节分为两部分的话,情节公式可以总结为:A1-B1-A2-C1-B2-D1-C2-E1-D2-G1-E2的无限循环。A1的部分,通常会作为强情节的故事开篇,瞬间抓住读者眼球,吸引他继续阅读追更,直至完结。
但这一公式并非是固定模式,会根据故事情节不同,进行不同的更改设计。大致情况下,是会在正文之前的细纲当中,按此方法布置故事走向的。
以上胡言,仅是个人杂谈。
创作更需要丰富的脑洞与想象力,吸引读者,我们是专业的。
来源:中国作家网 | 琴律 2021年08月20日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