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了个羊 发表于 2022-10-8 09:42
意千重:根植中华传统文化的“好故事”
[b]引言[/b]
中国网络文学在发生之初,就表现出承接中华文化,特别是神话传统的特征。近年来,在创造性地吸收、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中国网络文学更加多元地将瓷器、刺绣、国画、园艺、音乐、服饰以及地域文化等方面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合到创作中去,使创作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让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吸引当下年轻人的文化热点,成就了彰显中华文化美学魅力的新风尚。著名网络文学作家意千重在这一方面具有代表性。她的《画春光》将传统文化和家国情怀相结合,将理想与热血编织进文化传承的脉络,入选了2020年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影响力榜。对意千重的访谈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中国网络文学作家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觉追求,也让我们看到这种追求如何成为强大的写作驱动力,成就了既有“正能量”又有“影响力”的优秀作品。
[align=center][attach]305[/attach]
意千重
[attach]306[/attach]
《画春光》实体书[/align]
李:意大好!很高兴能有这次机会和您交流,我们了解到您从2009年就开始写作了,很好奇是怎样的一个契机让最初的您决定在网上更文呢?
意:我大概是2009年的7月份开始写作的。我觉得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热爱,因为我从小就喜欢看故事、讲故事,也自己在小本子上写过武侠小说,当然观众只有我的姐姐一个人。第二是自己的内心里积存了好多故事,感觉胸腔里面全被塞满了,就想表达出来。还有一个原因是想改变一下人生。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当时买了房子之后得还房贷,感觉要“开源节流”,就期盼通过这种方式改变一下自己的人生,本来是只想尝试一下,没想到运气挺好,写作也确实改变了我的人生。
李:在您创作之初,有没有受到哪些既有作家作品的影响,比如影响了您的网文创作类型和风格呢?
意:如果要问具体受到哪一个作家影响的话,并没有,主要还是受到了家庭环境的熏陶。我从小看过很多书,那时候我外公家、我自己家里都藏有好多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比如《三言二拍》《西游记》,还有各种历史演义。家里长辈认为这些书不太适合小孩子看,不允许我看。但是我太想看了,就偷着打手电筒躲在被窝里面看。后来和同学有了交往,租书店又出现了,我接触各种书籍的机会就更多了,就开始阅读各种武侠、言情小说,还有一些世界名著。说到外国小说,我最爱的是《飘》和《呼啸山庄》。综合一下,我认为中国古典小说里包含的智慧内涵,以及这两本外国名著里面的爱情观,对我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最初您选择在网上更文的网站就是起点吗,为什么会选择这一平台呢?
意:是的。因为我当时就喜欢在起点上面看书,对这个平台的环境、气氛都挺熟悉的,对它很认可。事实也证明我没有选错。
李:您在起点上连载的第一部小说是《花影重重》,这部小说当时的数据怎么样?
意:这本小说的数据不太好。刚开始的时候,我给它起的名字叫作《斜阳下》。那时候我还是个“小白”,网文都要求书名简洁清楚,让读者知道书的类型和卖点,我这个书名用网文的观点来评判就是很“不知所云”。当时后台已经通知我签约了,但是它的成绩确实很不好,所以我一遍又一遍地修改,请责编帮忙找问题在哪里,改了好几次书名简介,又主动申请书评团,当时被笑话得玻璃心碎了一地。上架销售后,第一个月稿费也不多,因为是中途上架的,没拿到全勤,就200多块钱。后来换了一个编辑。新编辑和我说,你这本书我看过了,虽然推荐不多,但数据不错,给你推了试试看,结果推了之后还行,就这么走上了正轨。
李:下一本《剩女不淑》的数据就好了很多?
意:对,从《剩女不淑》开始,成绩就有了飞跃。再后来看到仙侠题材流行,我就尝试着写了《天衣多媚》,结果蛮惨的。这算是我最扑的一本书。不过扑了也不要紧,完结之后重新写一本就好。《喜盈门》就这么来了,成绩也挺好。
李:后来您还是选择偏向古言写作,包括宫廷和府邸宅斗这个流派。
意:因为写完《喜盈门》之后,我发现写古言的人真的很多。那个时候起点女生榜古言是大头,是一个很火的门类,写的人很多,想要出彩其实也不那么容易。因此我不满足于写普通的宅斗文,想要写出一些更有层次、更有特色的作品。于是写了以唐代牡丹文化为题材的《国色芳华》,算是个人写的第一部古言职业文。那时候起点刚好兴起一股写这种古言职业文的风潮,就是以女主身怀一定的职业技能为特色的文。这本书的成绩跟之前比起来完全不一样,是2011年女生封神榜的第五名。之后写了《世婚》,那时候大家写古言重生文都是写这一世的报复,而我选择了另辟蹊径的设定,让我的女主还跟前夫在一起,没有甩了前夫重新寻找新的情缘,所以当时的争议确实挺大,评论区天天吵架。但是这本书成绩很好,是2012年女生封神榜第一名,我还因此成为了白金作者。所以坚持还是很重要的。
李:我们也注意到大多数作者写重生题材的话会集中写“复仇”,但您却主要写“搞事业”,这种创作形式很独树一帜。我感觉您《良婿》的创作是延续了《世婚》的成功道路。
意:可能和选题有关,《良婿》总体叫好但不算叫座。虽然铁粉和打赏都不少,但是电子成绩一般。后来我就去了另一个平台:云起。云起和起点完全不一样,流行风向、群体受众都天差地别。当时很多人劝我说,云起的风格不适合你,起点、晋江那类平台才适合你。但是我个性好强,想着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站稳脚跟,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毕竟永远都是人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适应人。于是我在仔细研究了网站风格、读者爱好之后,写了一本《九阙凤华》试水。这本书的女主是个娇蛮且不怎么聪明的人,重生之后也没变太多,她的成长主要体现在“在关键时刻总能做出正确选择”上。写这本书时我心里很忐忑,连载时的争议也很大,老读者不能接受我的新风格,新读者不能接受我的人设创新。他们不能理解我为什么会写一个“笨”女主,因为重生文中的女主大多是“金手指”大开,所向披靡的。
李:对,重生文女主一般都是又飒又酷,这样读者看起来就很“爽”。
意:读者不能忍受这样的“笨”女主。当时有些读者很激烈地批评我,甚至通过各种渠道追着骂我。这些来自外部的质疑、批评让我深深地自我怀疑,备受煎熬。有很多次我都想放弃不写了,但还是凭着一股气挺过去了。论成绩的话,连载时这本书的电子成绩一般,因为2015年左右恰逢网文电子成绩大爆的时期。但这本书后续成绩不差,均定有一万多。很多网文就火那一阵,完结之后数据就会直线下降,但《九阙凤华》不是,它的订阅量一直持续到完结后好几年都挺不错,所以我觉得时间是网文水平的试金石。再后来我又写了《司茶皇后》和《凤门嫡女》,在这两本网文的创作过程中,我尝试着把个人风格与云起风格进行一个结合,成果是这两本书都获得了全国网络文学重点园地工作联席会议重点作品扶持,并被国家图书馆永久典藏,实现了影视版权的突破。《司茶皇后》后面改名叫作《花繁春正茗》。
因为《司茶皇后》和《凤门嫡女》,我成为了阅文集团的白金作者。然后就开始写《画春光》,这本书虽然电子成绩一般,但是获得了很多奖。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想要一本书既能获奖,又有很火爆的电子成绩,其实很不容易。这本书是我当时最想要写的故事,得到的也是我最想要的结果,可以说我算是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我认为不论处于何种环境中,故事内核与坚持、韧劲同样重要,缺一不可。
李:您的《画春光》入选了中作协2020年度网络文学影响力榜,小说将传统文化和家国情怀相结合,将理想与热血编织进文化传承的脉络,并弘扬了女性不做温室花朵的主体性精神,能否仔细谈谈这部小说的创作过程与心得?
意:写《画春光》这本书算是预谋已久。我对瓷器文化一向很感兴趣,早在2012年,也就是写完《世婚》之后,就萌生了进行相关题材创作的愿望,但因为没有合适的切入点和足够丰富的个人阅历,这个想法就搁置了。基于网络小说的特殊性,这个小众题材未必能吸引读者,想要一举成功,就必须让瓷器元素成为它的亮点而非拖累。从这个信念出发,落笔之前我做了很多前期准备。首先是去了很多博物馆,做了大量调研。在2019年初,我参加中央统战部新的阶层人士理论研究班时结识了一位来自浙江丽水的龙泉青瓷工艺大师,向他虚心请教了很多相关理论知识。第二,搜集整理了大量专业资料,比如《中国古代瓷器工程技术史》《越窑制瓷史》《宋代官窑瓷器》《资政要鉴》《中国古代风俗通史》《中国妇女通史》《宋史》《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良工美物》……整合资料的同时也做了很多笔记。第三,对故事设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与考证,力图把我想要呈现的那个瓷器风云世界真实地、接地气地融入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中。做完这些前期准备后,我才放心下笔。作为这本小说的作者,我自认充当着读者“引路人”的角色,所以我不能在专业知识方面露怯,也不想被行家看笑话。创作过程中有煎熬和纠结,但我一直自我鼓励着坚持下来了,最终取得的成果我很满意。
李:网络文学的更新方式很快,流行元素也很多。您作为一个历尽千帆的作者,能够在网文更迭的洪流中不为所动地始终坚持自己擅长的写作风格,比如说您的“嬉戏叙事风格”,是很不容易的。我们了解到,您一开始是在业余时间进行写作,本职工作也很忙,这上千万字的十四部作品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呢?
意: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热爱,我一直都是用业余时间进行写作。四季更迭,年复一年,都是下班回到家就坐到电脑前看看写写,能推掉的人情往来和社会交际都统统推掉。毫不夸张地说,最辛苦的那几年我都坐出茧子啦。第二个原因是表达欲强烈。由于工作性质,我很难有那么多机会和别人说话,憋得很难受。所以想要把那些话付诸笔端。第三是因为我有稳定的创作环境。我入行较晚,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都相对稳定,这让我能安心地持续创作。另外还要感谢我的家属,他承包了家庭琐事,让我能够不操心家务和孩子,给了我安静宽容的写作环境。仔细回想一下,十一年的时间,一千八百多万字,平均下来每天也就需要写四千多字。对一些勤奋的网络作家来说,日更上万都是手到擒来,我这也不算什么。我写得很慢,状态很好的时候一小时最多也只能写到两千字,平常就一千多字。但就是这样慢慢写下来了,并不夸张。
李:很多读者对您作品的评价都绕不开“文笔细腻”这四个字。您描绘人性时清晰但不冷峻,拉近了读者与角色间的距离,让读者在广开“金手指”的故事中不仅仅享受着代入的爽感,而且能够更深切地体味到角色在其所处的世界中真实生活的种种。您的这种创作优长是如何习得的呢?是否有受到一些文学作品的影响?这和您日常的生活体验有什么联系吗?
意:首先,这和我从小阅读的中国古典小说有很大关系,我受其熏陶很深。从中体会到的细腻文风,以及在阅读中培养的爱观察、爱思考的习惯,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其次是坚持上班的生活方式。多年以来,家人一直鼓励我坚持上班。比起宅家,上班让我接触到生活的实貌,让我更熟悉那些人情往来和社会规则。我认为写作是作者思想的折射。我内心戏很丰富,总会在遇到感兴趣的人和事时情不自禁地细细揣摩和代入。这种习惯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写作中,就成了“细腻”,也许这就是“故事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吧。
李:在您的作品中,女主虽然常常出现在大宅院中,但不同于那些偏重雌竞、勾心斗角的宅斗文,您的写作重点更加从容,延展了生活的诸多侧面,往往能写出一种生活的质感:日常的饮食起居、不知能否顺遂的心愿、在纷繁情感中的犹豫与摇摆……这是否是您有意在避免自己的创作和其他宅斗文走向同质化呢?
意:这其实是在有意和无意之间的,我的创作是对我自己理想生活状态的一种描述与呈现。网络文学用“爽”吸引人,就是因为读者会代入主角的喜怒哀乐和人生目标,主角的成功会带来强烈的满足感。所以作者在进行网络小说创作时往往会给主角设置一个满足读者趣味的很“爽”的终极目标。但是这个目标的设立不仅仅是在迎合读者趣味,也是在折射作者的价值观。我入行时快30岁了,思想日趋成熟稳健,“稳如老狗”,并且我的人生道路比较顺遂,总能得遇贵人,所以一直认为生活中好人好事很多。当然遇到坏人坏事也是难免,这个时候就要有仇报仇啦,善良也要有锋芒,但是人生绝不能仅仅囿于“复仇”。人活一世要多享受美好,不要自找罪受。在我眼里,“过得好”包括家国安稳,吃穿不愁,尊重互爱,坦荡舒心。我相信我眼中的高质量人生对于读者来说一定也很有吸引力,因为这是一种比较普世的幸福生活,所以在有意与无意之间,我就创造和描述了这种充满温情的生活状态。
李:您的作品中多用“重生”元素,很多女主在第一世身世悲惨,重生后在第二世开始清醒用力地活得有声有色。您为什么偏好这类题材创作呢?
意:第一是因为重生题材在网络小说中是一个经久不衰的题材。网络小说从诞生开始就和读者、市场紧紧绑在一起,看的人多就意味着至少成功了一半。我是一个成熟的网络作者,当然希望自己写的书能成功,所以就选择了这个相对火热的题材。第二是因为我觉得“重生”这个元素代表了大多数普通人想要“重来一次”的愿望,希望世间能有“后悔药”,能够“多一点幸福,少一点遗憾”。我自己也常有悔不当初的时候,总想着如果当时做了另一种选择,现在也许就会不一样。所以我希望能够给我笔下的主角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去弥补遗憾。
李:您创作了很多灵气四溢的女性角色,比如《凤门嫡女》中财商超高的大女主慕云晗、《卿卿来吃》中软糯可爱但是内在坚韧的朱卿卿,还有《画春光》中立志振兴越瓷的田幼薇。您笔下女性最大的特点就是自尊自立、不卑不亢。她们不是攀援的凌霄花,在身不由己落入谷底时能够在沉浮中果断取舍,最大程度地保全自己的利益与尊严。她们通常有自己的傍身技能,这让她们能够在落入低谷时亦能生根发芽,即使没有男主也可以在俗世凡尘中成就一番事业。她们善于发现于己有利的一切环境因素,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将事业搞得花团锦簇。除却那些技能与“金手指”,她们立足于世的最大依傍就是自己通透洒脱的心态,不卑不亢,挺直腰杆做人。其价值不建构在男性爱慕的基础上,而建构在毫不屈折的独立尊严之上。这是否表达了您对于女性的理想人格的一种期待?
意:首先我要感谢你们这么细致的解读,感觉这个问题是透过表象看到了本质,很准确地把握住了我的故事想要表达的核心和灵魂,很理解我,我很开心。在小时候,爸爸经常告诫我和姐姐,做人要有志气,特别是做女人,一定不能吃受气食,要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我们小时候如果未经允许私自吃了别家的食物或者拿了人家的礼物,一定会挨揍。长辈一直教育我们:宁愿我予人,不愿人予我,别总想着向别人伸手。爸爸要求我们有一技之长,说自己的本事才是最靠得住的。在他们的教导下,我的姐姐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医生,而我则学习了文科,让写作成为了我的傍身技能。在家庭环境中不断耳濡目染,我“独立自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这么形成了。我情不自禁地把这种人生观、价值观写进小说,希望能够给阅读我的作品的大女孩、小女孩带来有益的影响。我希望她们能在自己的世界里活得更加灿烂、独立、自在和坚强。
李:接下来我们来聊一聊您作品中的“爱情”。您作品中的爱情通常是势均力敌的。这种势均力敌不是指二者身份地位上的适配,而是指双方都可以坦然地给予对方发挥自身能力的空间,这源自心态上的平等以及对彼此能力的充分肯定。甜宠文中通常会出现一方有意无意地给另一方包办一切的模式,这种模式实际上折射出一种高位者对低位者下意识的保护心态与掌控欲。而在您笔下的爱情中,双方在千丝万缕的命运纠缠中有着自己的独立空间,同时也各自承担着更多的责任。这就让爱情故事的发展从一般言情小说惯用的各种幼稚的误会和阴差阳错的套路中跳出来,让双方在充分体现自身优点与价值的过程中互相吸引共同成长,同时亦在合理的范围内让角色做出合理的让步与修正,从而实现原有矛盾的消弭、信任与默契的增长。这是一种“你成全我,我完备你”的势均力敌的爱情观。这其中是否也体现着您对于两性关系的理解?
意:对,我个人觉得不论男性女性,首先都是作为“人”存在的。人存活于世的基础就是要独立自主,完善自己。爱别人的前提是爱自己,因此在两性关系中独立人格很重要。青春美貌随着年岁的增长都会逐渐消逝,但人格魅力会像美酒一样历久弥香。我认为很多痛苦都是“不对等”引起的,例如爱情中情感付出的不对等,工作中能力和野心的不对等,生活中财富和欲望的不对等。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虽然人生来有着谈情说爱、繁衍后代的本能,但人之所以为人,作为一种顶天立地的高等智慧生物,除去爱情之外,还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可以做。我接受不了把所有的愿望和价值寄托在单一的个体上,那样会使你失去自己的人生的掌控权。我希望自己能够决定自己的一切,否则就会陷入一种没有安全感的压抑和痛苦中。爱人作为相扶一生的搭档,必须要势均力敌,他们要互相成就,互相扶持,才能过得舒服。我所说的“势均力敌”不是单指事业成就财富,而是指精神、情感上的势均力敌,是一个互补的、平衡的关系。不过这里要补充一下关于爱情故事里的各种误会、阴差阳错的套路问题。我觉着生活总是充满意外和惊喜,突然和意外也很有魅力。讲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奇妙故事,我有个同事,当初和别人打同一辆车去竞争同一个岗位的同一场考试,虽然一成一败,但是最后他们竟成了夫妻,我觉得这也是一种非常浪漫的爱情的发生方式。只是我年龄比较大,日渐沉稳,我老公又是一个直男,从前也没吃过太多“糖”和“醋”。所以那种甜甜的宠文,虽然很想去尝试着写一写,但还是觉得真不适合自己,有点遗憾。
李:在《世婚》和《画春光》中,您没有给男女主开太多的“金手指”,而是选择让他们在新一世的纠葛中用更接近普通人的方式去化解隔阂,其中体现出的婚姻中矛盾与误会的产生与消解很有生活感和现实意义。这是否表达了您对于婚姻与个体之间关系的思考?
意:确实表达了我对婚姻和个体之间关系的思考。写书的时候我已经结婚好几年了,对新闻、书籍和周围的人事看得也多,对于婚姻中矛盾的产生与解决积累了许多经验教训,所以就形成了这种相对老成的思考和表达方式。我认为小说男女主的婚姻也免不了凡尘俗事,吃喝拉撒、柴米油盐,那些生活里的鸡毛蒜皮一样都要面对。写的时候就下意识地表现出来了。但其实我认为能够肆无忌惮地大开“金手指”对作者来说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本领。这至少说明作者心理上还很年轻,能够“飞”起来。我小时候被父母唠叨提醒,长大后被社会教育成长,一路走来,每一步都要用尽力气去争取,因此就成了一个接地气的、现实的人,脚牢牢地拴在地上,“飞”不起来了。这是优势,也是劣势。优势是我的生活常识让我写作时逻辑性较强且接地气,劣势是有时吸引不了读者。网络小说的读者群体相对比较年轻,有“少年感”和“少女感”的情节与对话更能走进读者的内心,引发那个年龄段特有的情感共鸣。所以网络作者必须紧跟时代潮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和表达方式,否则就会被时代抛弃。根据最新的网络作家年龄构成数据统计,90后网络作家大约占了26.4%,95后网络作家占了大约36%,而我这样的80后,只占了8.9%。为了不被后浪拍死,我也一直在努力地紧跟他们的脚步。
李:您讲的这些我们深有同感,而且非常动容,我也相信努力是不会白费的,我们会持续关注您的创作。最后是否可以请您就这次获评中国作协影响力榜谈一谈感受呢?
意:我最主要的感受就是开心。这既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写《画春光》时,瓷器题材在网络小说领域还是一片荒芜,没有人敢去尝试,我的尝试其实也冒了很大风险。虽然说我成名有了几年光景,但实际上“大神”也怕被嘲笑,也怕人家说“你看她,写一本书扑成这种样子”,我很爱惜自己这个笔名的。
一直以来对瓷器的兴趣促成了我写这个题材的渴望,这是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是瓷器题材紧扣着传统文化的弘扬,我想要为之做出努力。知道这个作品入围影响力榜的评选时,我心里特别高兴。我认为古言写作可以用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来弘扬传统文化。如今瓷器题材在年轻人群体中很小众,很多人觉得日式和风瓷器、西方的骨瓷很好看,觉得别人的东西很好,但实际上中国才是瓷器的老家。根据我的考证,朝鲜、日本的瓷器都受到了中国瓷器工艺的影响。我觉得很有必要让大家了解这些知识。
我认为网络文学的肩上担着这样的责任,它应该是对严肃文学的有益补充。很多人把严肃文学跟网络文学割裂、对立起来,但网络文学也是人民的、群众的、大众的,它的发展其实促进了全民阅读。我个人看来,严肃文学更多的是一种精英文学,它的门槛很高,你不可能要求一个农民工、一个快递工人,在辛劳一天后的片刻休息中去阅读那种对他来说读起来很困难、很累的文学作品。在弘扬传统文化这方面也有很多很优秀的纪录片,但是大家更乐意去看一些很热闹的综艺真人秀,其实就是为了放松。大部分人工作已经很疲惫了,实在静不下心去看这些知识性的严肃文学作品。这时网络文学就可以对严肃文学进行有益的补充。我一直以来的观点就是“寓教于乐”,把传统文化融入到娱乐性更强的网络小说当中去。之前我写那本《国色芳华》,就是旨在弘扬牡丹文化。牡丹是中国的国花,大家都知道“花开富贵”,但是种花其实是很枯燥的事情,谁会去做?所以我把这个过程写进网络小说里,让大家在看故事的同时顺带了解牡丹文化。包括我在写作中呈现的盛唐都城构造、社会等级等等社会背景,也算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科普。《司茶皇后》写的是茶文化,我在里面介绍了黑茶、红茶等等茶文化的由来,还有一些种树选种知识、茶叶贸易知识等等。我希望大家看了我的作品之后,能够对相关知识有一些基础性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璀璨如星河,不能被埋没落灰。我觉得这是我个人对社会尽的一点责任吧。
李:您讲得特别好,“寓教于乐”是网文的一项功能,也是您创作的一种特质,期待在未来您能够创作出更多的这类作品。再次感谢意大,您对于自己创作历程和心得的细致讲述为如何创作精品网文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来源:扬子江网文评论(微信公众号) | 意千重 李玮 纪淑龄